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免费注册 |

中海油天津院自主研发“长寿”催化剂领先国际水平
2012-7-23 19:36:19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7月20日,记者从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下称天津院)获悉,该院经过两年钻研,和中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化分公司(下称惠炼)联合开发的新型催化剂——重整生成油非加氢精制催化剂TCDTO-1目前已取得重大突破,该催化剂自2011年11月投入惠炼生产装置以来,已单程连续超过250天,远超国内外同类催化剂使用寿命。

“TCDTO-1整体技术走在国际前列,建议加快此项成果的推广应用。”中国石油化学工业专家对这种“长寿”型催化剂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客观评价。

催化技术是现代化学工业的支柱,90%以上的化工过程和60%以上的化工产品与催化技术密切相关。目前国内炼化企业芳烃联合装置的精制工艺大多采用白土作为催化剂,来生产成品油等化学产品。作为催化剂,白土处理效果差,一般使用15至30天即需更换,因此白土工艺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操作费用高、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安全生产隐患大等缺点。

埃克森美孚公司首先提出“分子筛非加氢技术”,并开发出Olgone工艺,在8套装置上实现了工业化,单程寿命为白土工艺的4至6倍。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部分化工研究院校就着手开发白土催化剂的替代产品,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从工业应用结果看,有的催化剂单程寿命只超过白土的2至3倍,最好的催化剂单程寿命也仅为白土的7.8倍,大约150天。

2010年,天津院和惠炼合作,开展重整生成油非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研究,以开发新型催化剂取代污染严重、安全隐患大的白土催化剂。天津院刻苦钻研,仅用两年时间,就先后完成了新型催化剂的小试研究、中试放大、侧线考察、生产及工业试用等工作,走过了国内外类似催化剂5~10年走过的路。自主研发的TCD-TO-1催化剂自去年11月加入惠炼装置,至今已经单程运行250多天,且活性仍在稳定期,保守估计催化剂仍能继续运行60天,即催化剂单程寿命可达300天左右。另外,TCDTO-1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再生稳定性,可以稳定再生2至3次,再生后寿命下降不超过10%,预计总寿命可以达到2年以上,从单程寿命、再生次数和再生寿命来看,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新型催化剂TCDTO-1的诞生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淘汰落后催化剂和生产工艺,促进炼化产业的技术进步,而且其“长寿”周期的运转能够提高装置的本质安全,减少环境污染、。

敢下本,关键技术才不受制于人

催化剂、溶剂、助剂和添加剂并称为“三剂”技术,是炼化技术中的“皇冠”,对于保证安全生产、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油中下游产业起步较晚,“三剂”研发工作起步更晚,因此目前海油中下游“三剂”材料受制于人。

2006年,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加入中国海油之后,总公司高层领导非常重视这支科研力量作用的发挥,做出发展中国海油“三剂”技术的战略举措,同时给予“要人给人、要政策给政策、要钱给钱”的特殊支持。总公司计划部、科技部、炼化与销售部积极转变机关作风,主动为生产企业与科研单位“牵线搭桥”,为企业解决核心技术问题找到了能手,为科研单位找到了发挥技术优势的平台,助推以自有创新力量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研结合的中国海油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

天津院整合科研力量,从研发到工业化的每个环节环环相扣、无缝衔接,缩短科研周期,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加拿大主要反对党在中海油接管一事上尚未作出决定
下一篇:产学研相结合,关键在“深度”

我来评论已有0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