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免费注册 |

深海利器“掌舵人”
2012-7-23 19:26:41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运行初期,“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停工时间率仅为2.16%;作业期间,工作时效达97%,比预计时间提前9天结束作业;首钻井位下水下防喷器作业,设计用时254小时,实际用时仅171.25小时,所有管线试压一次成功;最大风速达70节,浪高近8米,能见度1海里,面对突如其来的“土台风”,“海洋石油981”成功避台,安然无恙……

操纵“海洋石油981”的是一支平均年龄31.62岁,中国脸孔占90%的“本土青年军”。是什么力量让这支年轻的队伍在组建初期,就书写了这一连串让人赞叹的数字?要想了解这些,就绕不开这深海利器的“掌舵人”——“海洋石油981”平台经理邓明川。

队伍初建,在摸索中成长

“光看图纸不行,要多上平台跟踪学习,让图纸动起来,才能提高效率。”“海洋石油981”作为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有大量的高自动化、集成化设备,设备管理人员要想真正摸清设备的“脾气”,几乎每天都要与图纸打交道。可是,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图示,总是让人感觉“头大”,无从下手,往往是看了就忘,效果很差。邓明川发现这个问题后,指导大家抛开这种纸上谈兵的学习方法,要求平台各部门人员陆地图纸学习结合现场实际跟踪,让原来呆板的图纸“动”了起来,明显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学习加实践,在摸索中成长。2008年,在组建队伍初期,面对外界“深水经验少,人员太年轻”的质疑,邓明川心里也明白,“海洋石油981”平台设备高度集成化、网络化,平台人员大多没有深水钻井平台工作经验。

没有经验,那就学习。“十二五”,海洋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深海资源开发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重视,作为“海洋石油981”的首位“掌舵人”,邓明川要让这块金字招牌一鸣惊人。

边学习、边实践、边积累、边沉淀,面对高度自动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平台设备,邓明川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用来打造一支操作能力强、技术能力硬的钻井平台作业队伍。

每天一个学习项目,每天一次交流会,邓明川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他要求“知识当天消化,疑问不能过夜”。另外,人员培训采用内部与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模式,由浅入深。内部培训分工到人,每人负责几个培训,将培训由点到面地展开,提高培训的深度和广度;外部培训充分利用厂家和外部培训资源对员工进行专业技术技能培训。截至2012年5月,“海洋石油981”总计开展了963项内部培训,17项外部培训。

在人员搭配上,“海洋石油981”建立起老中青阶梯式搭配模式,充分利用年轻人理论基础高、英语水平高的长处和老师傅经验丰富的特点,促使他们在业务和技能上相互补充,互相提高。目前,“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中外籍员工已经实现无障碍沟通。

就是这样,经过4年的锻炼,一支能够正式管理和操控“海洋石油981”的整编制深水队伍开始进军南海。

一岗双人,队伍“裂变式”发展

“和国外大型的石油公司相比,我们的员工在深水高端技术上还有些差距,但是我们有自己独特的队伍锻造方式,队伍也有迅速成长的后天优势。”中海油服CEO兼总裁李勇说。

“一岗双人”的中外双配置模式,能缩短人员成长周期,加快关键岗位的中方人员顶替。在“海洋石油981”的动力定位系统等7个关键岗位上,由于中方员工尚不能独立操作,故设置中外双岗配置,中方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跟随外籍专家学习,加快关键技术的学习。

邓明川告诉记者,按照钻井事业部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平台目前的培养速度,预计到今年年底,“海洋石油981”平台中方员工将具备独立操作关键岗位技术能力,人员配备真正实现“国产化”。

身为海洋石油一线的管理者,邓明川清楚地知道,要跟上“二次跨越”步伐,当前的人才培养通道必须加速。拿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培养成一般岗位人才需要两三年,中级岗位需四五年,高级岗位至少需要六七年。

按照这种常规速度肯定不行!一种更加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呼之欲出。

“我们虽然没有现成的深水作业成品人才,但是我们有来自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的骨干员工。”邓明川眼前一亮,既然没有成品人才,我们就下力气培养现有骨干。

懂钻井的人都知道,虽然钻井平台类型不同,但是钻井的专业知识大同小异。说得通俗一点,半潜式平台比自升式平台多了套锚泊定位和“水下作业”,深水钻井平台比一般的半潜式平台多了套动力定位和自航系统。这样一来,邓明川放弃了从“新人”开始培养的方法,而从半潜式平台挑选了一批骨干到“海洋石油981”学习,再把自升式平台的骨干抽调到半潜式平台学习,循序渐进,结合“一岗双人”培训模式,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经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学习,一个骨干“裂变”成两个骨干,这样一来,培养成一个成熟的深水人才,培养时间会比通常缩短两三年,大大缩短了人才培养进程。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加拿大主要反对党在中海油接管一事上尚未作出决定
下一篇:产学研相结合,关键在“深度”

我来评论已有0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