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丽水36-1海上结构物安装现场,主作业船“华天龙”蓄势待发,等待着5200吨导管架滑移下水。 海面隐约可见“白头浪”,对于安装项目经理贺辰来说,这样的海面还算平静。恶劣的海况是项目最大的挑战,即使看不到浪花,涌浪却大得异常。贺辰若有所思。 为了完成丽水36-1气田工程海上平台建设、海管铺设任务,海油工程安装公司于今年3月进入项目,投入船舶15条。 敏:“抢”得好天气 不久前,为躲避5号台风“泰利”,项目组紧急撤离数天。大家正想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6号台风“杜苏芮”却又悄然靠近。 “华天龙”驾驶台上,气象员紧盯着气象传真图,不时在图纸上用铅笔勾画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趋势。再过几个小时,项目组便要启动丽水36-1导管架滑移下水方案,未来24小时的天气和海况至关重要。 “图像显示,28日现场天气突转,东南风5到6级,阵风7级,风力增大。”气象员的话让现场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风力的增加,意味着5200吨的导管架即使能够顺利滑移下水,也只能飘在海上,必须等到风浪减小,“华天龙”才能吊装扶正安装。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19点的项目例会准时召开,经过讨论,项目组决定按照原计划进行,随时观察海况和风力的变化,“抢”好天气窗口,进行扶正安装。 勇:“坚决不弃管” 台风来袭,兄弟船舶已经抛锚待机,“海洋石油202”船却顶着“泰利”的余威,坚守海管铺设现场,“即使铺设慢,也坚决不弃管!”总监陈秀民坚定地说。 为了在台风中安全作业,“海洋石油202”船采用重力式托管架铺设海管,减少风浪的影响。陈秀民还根据现场风向,合理布置锚位,在顶住风浪的前提下,实现单天铺设海管150余根。 而在另一块战场,丽水36-1CEP平台至霓屿登陆点间海管铺设任务全长126公里,“滨海109”船从登陆点铺设完19公里后,顶不住恶劣的海况,将剩余的107公里交给了“海洋石油202”。“海洋石油202”在巅峰时期曾创造单天铺设234根海管的纪录。 智:人手不够,创新来补 丽水36-1项目实施期间,国内其他项目正陆续开花,项目管理团队一时人手紧缺。 2011年,丽水36-1项目组成立,成员只有5个人。他们默契配合,用多项优质作业征服了业主,博得了好评。 项目组创新提出“三合一”结构物陆地组对方案,将原设计三座结构物海上吊装合成一块,降低了海上作业风险,提升了项目施工效率。他们仅用2.5个小时就完成了5000吨级导管架滑移装船,比同类项目减少3.5个小时,并仅用5天完成12根巨型钢桩船作业,比计划提前5天。 7月2日,丽水36-1导管架成功滑移下水。而“海洋石油202”船已完成海管铺设5334根,总长66公里。海油工程优质的技术团队有力推动了项目实施 |
丽水36-1气田海上建设有力实施
2012-7-23 19:40:04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加拿大主要反对党在中海油接管一事上尚未作出决定
下一篇:产学研相结合,关键在“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