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南海深水天然气开发项目不让瑕疵入深水
2012-8-28 22:16:33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作为中国海油首个深水油气开发项目,南海深水天然气开发项目(以下称“深水项目”)自2010年底开工建设至今年6月底,已累计实现了950万工时的安全纪录。但对工程项目建设来说,施工安全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确保工程进度的前提下,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建设。在这方面,南海深水项目积累了不少经验。

将安全隐患遏制在源头

  南海深水项目包括荔湾、番禺两个项目,涉及导管架、平台组块、海底管道、陆上终端四大部分的建造工作,分散在珠海、青岛、蓬莱、湛江等十几个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难度不言而喻。

以荔湾中心平台导管架的建造工程为例,重达三万多吨的导管架本身就是极大的挑战,而导管架的桩腿内还要储存约1500立方米的乙二醇,这使得工程难上加难。如果导管架的质量不过关,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造成石油和乙二醇的泄漏,污染海洋环境。

为此,南海深水项目组的工程师们从生产原材料入手,严把质量关。一次,用于荔湾导管架的一批钢材来货之后,即将投入建设。质量工程师却在其中一块钢板上发现了一条细细的裂痕,不仔细观察很容易忽略。但他们深知,小小的隐患也可能存在巨大的风险,经过多方沟通,项目组决定将整批钢板全部退回,直至整批钢板没有丝毫质量问题,才放心地投入使用。

不仅钢板,项目组的工程师们对待其他的原材料也同样“苛刻”:一部仪表、一个阀门甚至一颗螺丝,他们都要认真检查。在施工过程中更是不敢松懈,深水项目组专门成立了一支现场监控小组,每天不定时到现场察看,监督施工方的工作。

计划精细算,风险提前知

   在工程建设工作中,工期延误风险和费用损失风险就像一对亲密“兄弟”,经常“成双成对”:工期延误的直接后果是人力、物力的消耗,从长远来看则会影响油气开采,直接、间接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因此,预先编制工程计划、计算工程费用,是降低风险的必要途径。

在大多数的工程项目中,成本和进度控制以定性的计划控制为主,虽然简单便捷,但过分依赖经验判断,不够科学严谨。

  中国海油初涉深水,经验几乎为零,太多的未知因素使得定性控制已不能适应风险管控的要求。为此,深水项目组发挥中外合作的优势,与哈斯基石油有限公司积极合作,探索出了一条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计划费用控制方法:

   项目组的现场首席董树强是中国海油的老专家,曾参与过渤中28-2等多个项目建设。丰富的经验使得他能够迅速判断工程重点,合理地安排工程计划。同时,工程师们又使用计划管理软件进行定量计算,将租用设备、雇用人力、购买材料等相关数据输入软件,便可计算出在预定日期顺利完成预算工作量的概率。通过人工分析与定量计算的结合,制订最终建造方案。

在导管架中心桁架总装完成后,项目组多次和施工方共同研究,并通过科学计算,最终采用了两侧同时作业的方法代替通常使用的单侧作业。项目组还优化吊装顺序,尽量减少大型吊装机械的待机时间,最终导管架比计划提前15天完成主结构总装。

创新的项目管理方法、严格的质量管理要求,使得工程在加速推进的同时,达到了近千万的安全工时。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加拿大主要反对党在中海油接管一事上尚未作出决定
下一篇:产学研相结合,关键在“深度”

我来评论已有0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