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口岸船舶造船水平跃上新台阶——船台、水下同步提速
2012-8-23 19:08:55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一个项目组同时担负着两艘船舶(2.7万吨多用途船、45车客滚船)的水下安装任务,并创下了2.7万吨多用途船试航时间最短、从下水到试航时间最短、从下水到交船时间最短的三项公司记录。

一年多前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大刀阔斧推行并成功实施的精益造船技改项目成效显现,公司船台周期由过去的90天,缩短至如今的42天。然而,一艘艘提速下水的船舶,与有限的岸线资源形成了矛盾,导致泊位吃紧。如何使这些下水船舶早日试航、早日出厂,早日离开码头,缩短水下安装周期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如果说船台周期缩短是得益于两座500吨门机的硬件等设施的投入,那么下水安装,在人员设备依然如故的情况下,如何实行与船台同步提速,让公司安装部一班人压力山大。

8月3日,“木棉松”号2.7万吨多用途船结束了10天的海上航行试验,凯旋归来,安稳地停泊在公司永安基地码头。剔除台风“苏拉”的影响,该船实际试航时间仅为7天。创公司试航时间最短纪录。试航期间,进行了主机负荷试验、航向稳定性试验、锚泊试验、通讯及导航设备效用试验等47个试验项目,获得一次性成功。
从5月28日该船下水,到7月27日具备试航条件,在项目组和各施工队的努力下,用时60天,创公司该型船水下工程最短纪录。
目前,该船交船前的扫尾工作,正在项目组的精心组织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有望于8月20日出厂。把同型船水下安装周期100多天的时间缩短为83天,创下了公司水下安装周期最短纪录。
成绩令人欣慰。有人总结说,客观上,得益于精益造船技改项目的成功实施,该船下水前状态的完整性比较好。但主观上讲,在安装部部长马长海的精心组织带领下,项目组在管理上动脑筋、想办法,功不可没。项目组根据轻重缓急,狠抓主要工程和状态完整性,加强与船东船检的沟通联系,加强相关单位的协调工作,涂装、铁舾装车间、申达公司、内装施工队目标一致,服从统一指挥。此外,从项目组到施工队全体员工发扬了吃大苦、耐大劳精神,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感人事迹。
项目组负责人、安装部副部长程培生是位50多岁的老党员,他的同事孟庆东介绍说,“程部长长期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他是带着激素药水上船的,病发的时候压迫下肢神经,腿痛难忍,总是靠随船医生打点滴,随后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他的这种带病坚持工作的精神令全船人都十分感动,给了我们激励和鼓舞。”
项目组副经理杨益民是徐州人,试航期间正值他的妻子带着孩子来泰州度暑假,由于水下安装任务紧急,他顾不上去陪远道而来的妻子和孩子。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家人他的心里感到特别愧疚。
申达公司施工队钳工张志勇和他的同事,为了抢抓生产进度,太阳毒辣的大热天,别人下午3点钟上班,他们2点钟就赶到工地,在烤得发烫的甲板上提前6天完成了止链器安装、锚链下舱、锚连接和止链器下口加强的工作任务。和程培生、杨益民、张志勇一样,项目组和施工队的同志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拼搏,成就了三项纪录。安装部马部长对他们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赞赏和充分肯定。
马长海表示,“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工艺,加强工序前移,强化预制、预装、中组和分段搭载工作,加强下水前状态完整性,充分做好船舶下水前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下艘船下水前,上艘船必须试航,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证完成公司年度目标任务”。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口岸船舶40车/680客&危险品滚装船下水
下一篇:泰州中航首制3820TEU集装箱船进坞合拢

我来评论已有0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