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登录 | 免费注册 |

船用调控螺距桨装置的模拟
2012-5-30 17:50:08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我们采用的模糊控制无须知道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且算法能够有效地利用专家所提供的模糊信息知识,处理那些定义不完善或难以精确建模的复杂过程。模糊控制器检测到螺距角P0设定值,经螺距反馈装置获取的螺距角P实际值,两值比较后分别计算出螺距角偏差值e及其变化率Δe.通过模糊控制规则推理,合成运算,模糊判决得到实际控制量u,从而控制伺服阀,驱动调距桨的液压装置和机械装置,实现变距控制。
  当主动件初始转速100r/min,从动件初始转速50r/min时,,从动件转速在2.5s处曲线由收敛转为稍微发散。从虚拟样机模型运转动画可看出,此时棘爪和棘齿突然短暂脱开。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在大转速差碰撞啮合时,棘爪、棘齿受的碰撞力非常大,造成系统破坏。这一点在对同步机构的棘爪进行有限元分析时,也发现此时原设计不满足强度要求。在棘轮和棘爪的啮合过程中,碰撞力矩的大小和棘轮、棘爪的转速差有直接的关系。转速差越大,碰撞力矩越大,碰撞力矩过大,对部件的机械性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害。所以,要尽量地在小转速差下发出啮合指令,保证同步机构正常运转,并增加机构的使用寿命。
  结束语本文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同步机构的虚拟样机,对其接合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一方面验证了用力学理论建立的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又解决了根据数学模型仿真所没有确定的问题。虚拟样机不但仿真了不同转速下的碰撞力矩大小,而且可直观地了解棘轮、棘爪在什么时刻开始第一次啮合,多长时间完成同步。还可通过动画形象,直观地观察仿真机构运动状态,更全面地了解同步机构的运动。
  虚拟样机的仿真结果,为以后的改进设计和特性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数据和可靠的理论依据,为缩短该型号的研制周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在模型参数的选取上可能与实际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还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完善。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江苏海泰船舶产品渐走欧洲市场
下一篇:MTN将为更多船舶提供全球电视

我来评论已有0条评论,点击全部查看
我的态度: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