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蓝海:用质量扎稳马步
2012-6-18 18:17:05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凭借过硬的实力,无锡蓝海船舶舾装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蓝海)目前已与日本芝岗产业建立了长期外贸出口关系,每年拥有两亿多元的外贸收入,实现了生产经营的稳步发展。
完善管控体系 无锡蓝海副总经理缪国荣表示,虽然舾装设备企业与造船厂相比,生产的都是一些“小部件”,但却与造船企业有着同样的经营哲学。他相信投入就会有回报。 公司及时运用资金改造厂房、引进设备,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做好积淀。以购置抛丸设备为例,以前配件喷漆之前都运用喷砂技术除去配件表面氧化层,但往往由于配件表面粗糙度不够,给喷漆环节以及配件日后的保养维修带来不便。无锡蓝海购置的抛丸设备使用1.2毫米钢丸对配件表面进行打磨,使配件在质量上更优。如今,无锡蓝海是无锡船配业中唯一一家使用抛丸技术打磨配件的企业,产品质量优势明显。 无锡蓝海认真执行高标准的质量控制体系,在取得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上,又执行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最终成功取得军品的第二方认证。2002年和2006年通过海军装备部装备承制单位的资格审查后,公司于2009年又通过总装备部装备承制单位的资格审查,并具有了中国船级社和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颁发的民品和军品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涉足质量要求更为严格的军用舰艇舾装设备生产。 无锡蓝海根据GB/T19001-2008和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编制了2011年E版《质量手册》及其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并把它作为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的法规和行动指南。《质量手册》一方面适用于内部质量管理也适用于外部质量保证,另外还适用于公司军品和民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为企业发展指明了道路。
攻克“减重”难题 与日韩相比,我国同样吨位的船舶在空船重量上要重许多。除船体材质和船舶设计原因外,日韩船企在船舶配套产品重量方面的“精打细算”是其船舶空船重量小的关键。船舶舾装产品的重量虽然只占空船重量的5%–8%,但也存在“减重”的问题。 以前的防火门大多采用钢制,无锡蓝海与上海防火中心共同决定改用无极板完成“减重”任务。原来钢板比重是7.8,采用无极板比重约为4,减重达到20%以上。改良后的无极板防火门在结构新颖的同时,为船舶节能减排带来了更多收益。 在工艺改良方面,无锡蓝海使用钢板焊接的形式来生产原来翻砂铸造的舾装产品。我国一般采用翻砂铸造方式制造耐压水密门门框、导缆滚轮、闸刀掣链器等舾装产品,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产品还十分笨重。新产品水密阀门以钢板焊接的形式生产,其总重量可减轻50%以上。 无锡蓝海深知,想要产品创新不能仅仅依靠自身力量。于是,该公司与701、702、704、708等国内知名的船舶研究设计院合作,依托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每年为企业开发5–10个新产品,公司专门成立了蓝海标准化研究所,负责产品的试制和产业化生产。公司生产的舾装设备还被航母等军用舰艇所使用。
抢占市场制高点 在产品输出市场和利润方面,无锡蓝海属于出口型企业,受汇率的波动较大。当笔者问起如何应对汇率问题时,无锡蓝海副总经理顾静宇解释说,尽管产品受到外汇因素的影响,利润稍有下滑,但是伴随日本人工成本的增高,无锡蓝海产品出口量正逐年增大,今年每个月平均同比增长30%左右。原有出口量大约20–30天向日本出口两个集装箱货物,现在已缩短到15天,产品出口量的增加抵消了产品利润的减少。 为打破吊机要从新加坡和挪威进口的局面,无锡蓝海在兼顾舾装设备研发的同时,积极转型拓展电机方面的技术,并广泛地应用于船舶及其他工业装备。 想要做大做强,还需要企业在行业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及话语权。缪国荣介绍,国内舾装业起步较晚,技术标准始终借鉴国外,但国家不同标准往往会有差异,仅一个水密门就至少有三种不同标准,国内统一标准的缺失制约了舾装业的发展。面对国产水密门技术水平低,重量大、开启慢等难以满足国际标准的情况,无锡蓝海与日本制造商合作,成功解决了国产水密门的缺陷,并通过这一技术成果参与了国内标准的制定。如今,国内不少厂商按照无锡蓝海水密门的设计标准进行生产。
创新决定企业市场话语权 眼下,“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消费者不一定“买账”了,而“瓜”要是真甜,不需要“自夸”,也会有销量。同样,一个企业要是没有优质的产品,也不会有市场地位。无锡蓝海船舶舾装设备有限公司与日本芝岗产业建立了长期的外贸出口关系,每年拥有两亿多元的外贸收入,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其背后就是产品独特、优质、环保。再往深处分析,就是以国外船级社的认证为坐标,一直在研发新产品。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创新。 作为企业,真正的创新应该是一系列的关联活动:从一个新灵感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这样看来,创新也是知识的创造、转换和应用的过程,其实质是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有人说,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高科技时代,产品质量的优劣已不仅是传统概念上的物美价廉、经久耐用,而是要求产品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包括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工艺,都应该是高新技术的产物,从而增加产品的科学性、安全性以及使用上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特别是产品的节能环保性能,成为了市场竞争的突出考量。由此看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创新才是获取市场话语权的通道。 综观一些名企,构成其“实力、活力、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创新。有人把创新比喻为人的主动脉,很贴切。没有主动脉,结果就不堪设想了。企业一样是有生命的,只有创新才能孕育生命力。我们欣喜地看到,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市场话语权,当今企业大都自觉投入到了产品创新的活动之中。但是,市场需求的层次和内涵是动态的,不断提升和变化的,那么,产品创新就是一项永远也不可能竣工的工程了。企业只有洞悉市场变化,不断创新,才能赢得市场的话语权。
|
运能过剩 价格战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江苏海泰船舶产品渐走欧洲市场
下一篇:MTN将为更多船舶提供全球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