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18日,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次理事会暨工作会在北京召开。包括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60余位系统内外部科技专家齐聚一堂,为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把脉。 会议期间,有两个细节让记者印象深刻。 第一个印象来自韩大匡院士。韩院士是参加此次会议年龄最大的科技专家,今年已80高龄。韩院士认真听取了工作汇报后,以他近60年从事油气田开发工程方面的经验,对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会议间隙,韩院士向记者谈到了参加这次会议的感受:“我十分开心,能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海洋石油事业做点事情。我们这个实验室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活力,许多实验室的负责人很年轻,很刻苦。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我很有信心。”言毕,韩院士就与旁边一位年轻的科技专家打招呼,双方很快交流了起来。 第二个印象来自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各研究室/基地授牌仪式。当7个研究室/基地负责人从中海油研究总院院长陈伟手中接过铭牌时,一位负责人由衷地感慨:“沉甸甸啊!”,陈伟笑着说:“压力大!责任大!贡献大!” 这些科技专家身上的担子确实不轻,不仅因为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在今年年底迎接国家的考核,更因为“二次跨越”的愿景对于海油科技工作的新要求。 伴随着海油在深水、非常规油气资源等领域的不断深入,之前未涉及的“蓝海”越来越多。而目前成熟的油气田也随着开发生产年限的增加,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几乎所有的代表都在强调一个观点:“5000万吨的成绩已是过去,要为‘二次跨越’做出贡献,需要更大的努力,更多的创新,更大胆的突破!” 创新发展,科技驱动。展望“二次跨越”的新征程,我们期待更多科研成果的助力. |
科技融智 志在跨越
2012-7-23 19:45:45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船企船东应“技术抱团”
下一篇:深水船舶市场未来5年将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