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葛洲坝船闸集中控制系统改造工程(“三闸一控”)主体工程正式通过竣工验收,6月1日起新系统正式投入运行。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总工期达24个月的葛洲坝船闸“大脑及神经”系统全部更新完毕,三座船闸统一在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模式中监控运行,船闸运行效率及安全性、可靠性得到极大增强。 “万里长江第一坝”的葛洲坝三座船闸分踞于大江、三江之上,建设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投入使用,其控制系统自成一体,独立运行,未实现联网调配,船闸间的信息不能及时交换,给过往船舶调度以及大坝管理带来不便,不能完全满足与日俱增的长江航运需求。为提高运行30年的葛洲坝船闸现代化通航水平,相关部门投资2000万元,于2011年分别对葛洲坝一、二、三号船闸停航进行集中控制系统改造,并运行三闸联控的试运行。 自2011年12月9日试运行以来,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月25至2月25日,葛洲坝三座船闸运行总闸次数为1053,通过的船舶总艘次为3640,货船实载吨为599.67万吨;而往年同期的数据分别为1006闸次、3518艘次、557.19万吨。系统通过优化运行工艺和操作流程,使葛洲坝船闸运行效能提高4%左右。 三闸一控系统自6月1日起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葛洲坝船闸自投运来“单闸单控”的运行模式成为历史,进而转入新的“三闸一控”运行模式,新的集中控制、统一协调的运行模式将极大提高船闸的运行控制及安全保障水平,至此,葛洲坝船闸控制技术一举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
葛洲坝船闸“三闸一控”新系统正式运行
2012-6-5 18:27:15 来源: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网信息中心
相关热词搜索:
【关闭窗口】【打印该页】
上一篇:15位专家学者为大连市海洋经济发展支招
下一篇:舟山亚泰船舶修造基地投产